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美欧利率走向何方?
 http://www.bond-china.com  2003-4-21 8:18: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目前美国金融市场的走势疲软,表明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复苏总体缺乏信心。虽然人们预计美国经济将出现战后复苏,但最新公布的数据仍然令人喜忧参半,市场担心目前距经济的持续复苏及公司收益的不断增长尚有一段时间。人们仍然不愿意将大量资金投放到美国股票、美国债券及美元上,影响美国金融资产走跌。伊拉克的势态已不再是影响市场的主导因素,市场的注意力已转向经济基本面。投资者再度关注利率差等其他经济因素。
 
    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正竭力寻找显示有关未来利率走势的线索,而这仍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美联储认为,由于伊拉克战争的结束,美国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已部分消除。人们关注美联储对经济前景的确切评估。美联储的政策制定者们提醒人们,美国经济是否已步出险境依然不清楚。范围广泛的经济数据仍然暗淡。3月份美国、英国和欧元区的采购经理人指数均跌至50荣衰线之下,美国3月份的就业情况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大幅下滑。许多分析师担心,即便战争能够迅速划上句号,全球经济增长未必能有起色。上周五德国公布2月份的工业产值较上月减少0.7%。欧盟委员会也将其对欧元区2003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期由原来的1.8%下调至1.0%。
 
    但美国最近公布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强劲的经济数据。上周五,美国公布3月份商品零售额上升2.1%,强于预期。商务部本周三公布,3月份新屋开工数经季节因素调整后折合成年率为178万套,增长8.3%,达到6个月最大增幅。虽然大多数分析师认为房屋建筑已近饱和,今年晚些时候增速将放缓,但目前利率仍接近历史低点,从而推动了房屋建筑领域的发展。
 
    此外,美国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增长放缓,预示着通货膨胀风险的减退。周三,美国劳工部宣布,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了0.3%。之前的2月份曾创下0.6%的两年来最高幅。这些数据令华尔街颇感意外。
 
    新公布的经济数据证实了美联储的一个观点,即近来通货膨胀率的上涨主要是由于伊拉克战争引起的恐慌。随着这些恐慌消散,美国经济也已显示了新的强劲增长迹象。3月份,零售额增长了2.1%,是一年来最高的涨幅,消费者信心在连续几个月下跌后于4月份出现了回升。强劲的经济数据使市场以及一些银行对减息的预期消除了很多。目前经济学家普遍预期,至少在夏季前,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会稳定保持在1.25%。
 
    欧元区核心通货膨胀率也在继续下降。欧盟统计局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能源成本的降低未能减轻价格压力,欧元区3月份折合成年率的通货膨胀率仍为2.4%,保持在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但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仍有下降的趋势。由于油价下跌,加之欧元走强和国内需求疲软,欧元区总体通货膨胀率将重新回到欧洲央行的目标水平。通胀风险下降使经济学家认为,欧洲央行可能将在5月8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降息。4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勒也表示,如果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存在着通缩风险,而一些反映经济增长的领先指标显示欧元区经济持续恶化,则欧洲央行可能,并且也应该降息。
 
    但在上周末结束的七大工业国会议上,欧洲央行总裁杜伊森贝赫表示,是高度的不确定因素而非利率在减缓欧元区经济增长。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几乎无法驱散不确定因素,这种因素在过去几个月里使经济承压。去年欧元区经济增长脚步放缓,第四季度仅增长0.1%,而今年第一季度尚未出现好转迹象,3月制造业及服务业均陷入衰退,消费者信心亦削弱。但另一方面,过去几个月德国的新订单数据并不差。1月和2月的工业订单均较前两个月增长1.6%,2月国内新订单意外上升2.1%。而且,库存与设备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现在战争结束了,人们预期受压抑的需求会得到释放,企业将重新增加库存,投资将出现回升。目前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6位成员和欧元区12国央行总裁间难以就再度降息达成一致看法。
 
    目前,人们认为欧洲央行已将降息的时间表向后推迟。欧洲央行可能需要静观前一阶段降息的效应。欧洲目前经济增长的轨迹确实并非十分清晰。2001年5月开始至今年3月,央行采取的调降利率2.25个百分点的措施才开始对经济产生实质影响。因此,欧洲央行需要一段时间来评估降息程度是否已经足够。
作者:殷小茵   来源:  录入:xu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中美数据击退欧债担忧 全球经济“阴转多云”[2010-12-3 17:19:00]

  • 欧央行继续维持利率不变 量化宽松"虚晃一枪"[2010-12-3 17:19:00]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2010-12-3 17:18:00]

  • 央行管理流动性选择题:上调存准金率还是加息?[2010-12-3 17:17:00]

  • 多家商业银行否认停发贷款[2010-12-3 17:16:00]

  • 11月非制造业PMI 53.2% 比上月回落7.3个百分点[2010-12-3 17:16:00]

  • 爱尔兰救助方案落地 市场担忧目光投向葡西两国[2010-11-30 17:19:00]

  • 人民币连连回调 企业“趁机”蜂拥结汇[2010-11-30 17:18:00]

  • 深圳证监局局长:5大举措推动上市公司透明规范[2010-11-30 17:17:00]

  • 存贷比逼近红线 年末银行新增贷款井喷难[2010-11-30 17:16: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236.3281毫秒
    insert into SqlIn(Sqlin_IP,SqlIn_Web,SqlIn_FS,SqlIn_CS,SqlIn_SJ) values('207.241.228.163','/ShowArticle.asp','Cookies','UserAuthentication','lg%5Fkey=00000000%2D0000%2D0000%2D0000%2D000000000000&user;%5Fid=61a6c6d8%2Dc449%2D4b4e%2Db68c%2De514cb989b7f&authenticated;=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