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债券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研究报告 | 投资学校 | 数据资料 | 最新信息 | 资本市场评论 | 内部参考 | 投资论坛 |
 
        
文字颜色: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利率较低 市场化发行 短期融资券一年大扩容
 http://www.bond-china.com  2006-5-23 17:01:00  中国国债投资网   
 
  本报记者 尚晓阳 周明 北京报道 
  
  今天,央行颁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整整一周年。短短一年间,短期融资券市场爆炸式发展,成为继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券和国债之后的第四大债券发行品种。
  截至5月22日,共有157只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总量达2532亿元。凭借远低于银行同期贷款的利率和市场化的发行程序,短券“战胜”了贷款,“打败”了企业债,赢得了众多大企业的青睐,也让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资金“脱媒”带来的新挑战。
  凭低利率“战胜”贷款
  中国电信200亿元,中石化集团100亿元,中石化股份公司100亿元……,在短券发行名单中,各行业巨头的名字屡见不鲜。
  据统计,发行规模位居前十名的公司共发行985亿元,约占发行总量的39%。具有垄断性质的电信、铁道、石油、电网等大型国有企业成为了短券市场的弄潮儿。
  “这些公司本来都是商业银行的黄金客户,现在纷纷到短券市场来融资,对我们冲击不小。”一位商业银行人士给记者讲了一个例子。今年4月10日,中国电信发行200亿短券,成为迄今为止短券市场上最大一单。有意思的是,中国电信本来是工行的老客户,而担任本次发行主承销商的却是交通银行和建行。工行不仅丢掉了200亿元优质贷款,还错失大笔承销收入。
  短券繁荣引发的“脱媒”现象由此可见一斑。所谓“脱媒”,指的是企业不通过金融媒介而直接向市场融资,来解决短期或者长期资金缺口。
  数字显示,2005年短券发行总额达1424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国各项新增贷款的7.8%,人民币新增贷款的27%。而且,由于企业短券发行始于2005年5月下旬,如果按照6月至12月的数字统计,这个百分比恐怕会更高。
  财务成本低,是短券受到企业青睐的主要原因。目前,一年期短券的利率大约为2.92%-3.72%,且大企业的利率水平普遍偏低,比如中国电信200亿元一年期短券利率仅为3.05%,比5.85%的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低2.8个百分点。
  同时,短券发行比一般企业债券和银行贷款更快捷,发行周期通常在一个月以内,对企业颇具吸引力。
  “‘脱媒’会加大商业银行资产运作难度”,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殷剑峰表示,“尤其是那些资产业务以公司业务为主,而公司业务中又以大机构、大客户为主的商业银行,短券的发展恐怕会让他们很难受。”
  借市场化“打败”企业债
  面对短券不断攀升的发行规模和活跃度,同为公司债券的中央企业债和地方企业债相形见绌。
  去年5月至今,中央企业债发行37期,共计704亿元,地方企业债发行21期,共计263亿元,远低于同期短券发行的157期和2532亿元。
  殷剑峰表示,短券发行如此活跃,根本原因在于其市场化改革速度超过了中央和地方企业债。
  信用发行、备案制、发行余额管理制,发行手续简便、发行周期短,这些市场化的管理方式使得短券发行人可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融资需要,灵活安排发行时机和期限结构。
  “短券的发行和交易已经和国外的商业票据基本接轨,”专家指出,“相比之下,企业债发行还采取审批制,以担保发行为主,去年58期企业债中,只有两只采取信用发行。”
  正由于企业债受限较多,导致发债意愿强烈的企业选择滚动发行短券来解决长期资金缺口。五矿集团、江苏交通控股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等企业均实现了短券的滚动发行。
  “目前短券发行多选择365天的上限期限,也是因为企业希望解决长期资金缺口,苦于企业债发行门槛过高,只好发短券。”殷剑峰说。
  扩容空间巨大
  “我们的信用等级不高,正考虑把短券和资产证券化结合起来,用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进行融资。”一家民营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是短券的一种衍生形式,它突破了短券的信用发行机制,可以将发行公司的部分真实资产通过信托方式进行资产隔离,作为发行保证,从而达到市场信用要求。“ABCP使那些需要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但信用级别又不够的公司,可以通过资产支持的方式发行商业票据。”专家解释。
  据了解,央行正在研究推出ABCP。可以预计,ABCP一旦推出,必将引发短券发行主体大扩容。
  此外,《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关于“待偿还融券余额不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的规定,被市场人士称为“短券发展的手铐”。殷剑峰表示,和净资产相比,资本负债率或资产负债率才是对发债企业更好的管理指标。如果在这一点上有所调整,短券发展规模也将获得更大的空间。
  只是,那样一来,商业银行和企业债面临的压力就更大了。
作者:尚晓阳;周明   来源:  录入:sun
中国国债投资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相关文章
  • 福禧短期融资券面临斩仓 工行紧急制定兑付预案[2006-8-24 17:18:00]

  • 短期融资券利差水平分化日益显著[2006-4-25 15:28:00]

  • 伴随规模扩张 短期融资券风险逐步显现[2006-4-13 15:57:00]

  • 短期融资券发行已超2000亿 5家银行已赚8亿承销费[2006-3-31 10:02:00]

  • G顺鑫拟发行短期融资券 总额为5亿元[2006-3-21 13:26:00]

  • 长安汽车获准发行短期融资券 最高为10亿元[2006-3-21 13:25:00]

  • 应对短期融资券风险分化 基金公司建立短融资料库[2006-2-23 9:18:00]

  • 短期融资券发行热后含隐忧 企业兑付风险乍现[2006-2-13 9:21:00]

  • 上海百联2月13日将发10亿短期融资券[2006-2-9 9:08:00]

  • 286亿资金砸向企业短期融资券[2006-1-23 9:24:00]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服务中心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05 中国国债投资网    
    页面执行时间:343.75毫秒
    insert into SqlIn(Sqlin_IP,SqlIn_Web,SqlIn_FS,SqlIn_CS,SqlIn_SJ) values('207.241.228.163','/ShowArticle.asp','Cookies','UserAuthentication','lg%5Fkey=00000000%2D0000%2D0000%2D0000%2D000000000000&user;%5Fid=61a6c6d8%2Dc449%2D4b4e%2Db68c%2De514cb989b7f&authenticated;=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