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季度数量环比增加35.9%,募集总金额增幅达114.5%
理财需求的日益增长,使"信托"成为备受青睐的理财新品种,也诱发了去年年底信托发行的爆发性增长。据统计,2003年第四季度共有34家信托公司发行了87个集合信托品种,募集资金总计86.6亿元,分别比上季增长35.9%和114.5%。然而,尽管信托产品设计不断创新,但与银行、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的理财服务相比,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上证报今日刊登《中国信托业季度报告》,全面分析介绍2003年第四季度中国信托业的情况。
据统计,在各种资金运用方式中,贷款类仍是去年四季度最主要的信托品种,共48个,占总数的55.2%。从信托资金投向看,房地产领域信托品种居第一位,37个信托产品共募集资金35亿元,数量和金额分别较第三季度增加22个、22.9亿元;金融市场为目前信托资金投向的第二热点,20个产品募集资金共15.7亿元,其中证券类有12个。
去年四季度,信托产品在营销策略和创新设计方面出现不少亮点。比如湖南信托的长沙新外滩房产融资,以规定投资者可按照一定条件享受购房优惠价格作为卖点;中融信托、北京国投和云南信托开始发行上市公司法人股投资的信托品种,增加了风险收益高的信托类型;华宝信托推出的天元500证券投资品种在风险控制方面独树一帜;陕西国投发行的央行票据信托具有货币市场基金性质,较之基金公司已推出的几个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范围更广。
随着信托业的迅猛发展,一些问题和矛盾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份报告认为,当前信托业自身缺乏敏锐的市场意识,往往不能根据客户需求设计个性化、多样性产品;由于缺乏必要监管机制,一些信托公司在募集资金时,对实际用款人、项目等信息含糊其辞,甚至隐瞒,使得募集信托资金类似吸收存款。此外,在金融机构中,唯独信托公司没有自己专属经营业务范围。在开展信托理财时,信托公司还存在合同份额、营销宣传、资金起点等限?使得信托公司在与其他机构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
|